名百科 · 2023-12-03 18:25
第二次中东战争(1956年10月29日-11月7日),又称为苏伊士运河战争,是一场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冲突。
1、起因
以色列在1956年的六日战争中占领了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,但阿拉伯国家并未承认这些领土变化。
1956年10月29日,埃及和叙利亚发动了对以色列的突袭行动,试图夺回失去的领土。
2、战斗过程
埃及军队进攻以色列在西奈半岛的防线,叙利亚军队进攻以色列在戈兰高地的防线。
以色列采取反击行动,并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逐渐占领了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。
美国等国家介入调停,最终达成停火协议。
3、后果
战争造成约2,500名以色列士兵和约8,500名阿拉伯士兵死亡。
以色列在战争中获得了更多的领土,但也使得阿拉伯国家更加团结起来。
战争导致石油价格暴涨,对全球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。
4、影响
战争加强了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团结和合作,尤其是在石油出口方面。
以色列在战争中表现出强大的军事实力,但也暴露出了其对于世界舆论的依赖。
美国等国家在战后加强了对中东地区的干预和调停。
5、相关人物
安瓦尔·萨达特(埃及总统):发动突袭行动并成为阿拉伯国家之间的领袖人物。
哈菲兹·阿萨德(叙利亚总统):支持埃及并参与进攻以色列。
高迪·梅尔(以色列总理):指挥以色列军队进行反击行动。